子會議6:科技增強語言學習
一、目的
本子會議的目的在於提供一個(但不局限於)全球華人參與者可分享科技增強語言學習(Technology 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 TELL)知識的交流平臺。因為教學理論和嚴謹設計的整合,TELL提供語言學習者在學習歷程中探索語言的有利條件,例如獨立且針對性的語言技能練習、實時糾錯回饋、可攜性、社會互動、情境感知、連接性、獨立性和實時性。隨著各種探索及應用等相關研究的進行,學者可以投注更多的心力,進一步瞭解語言學習理論與最新科技發展的整合。本子會議提供一個開放多元的交流平臺,讓全球學者分享知識、教學和研究經驗,以及各種TELL的相關議題,以瞭解新時代的趨勢和策略,並探討未來研究合作的方向。
二、論文投稿主題包含,但不局限於
1. 科技增強語言學習(TELL)的理論基礎
2. TELL中的軟體和硬體科技
3. TELL中的大數據
4. 語言學習策略與TELL中的學習風格探究
5. TELL數位內容的發展
6. TELL的測驗與評量
7. TELL中的混合式學習和混成式課程
8. TELL的教學設計和應用 (如翻轉教學; 磨課師/慕課等)
9. 社會文化角度與其在TELL教育上的應用
10. 教師在應用TELL方面的專業成長
11. TELL在開放、遠距、和彈性的學習語境
12. TELL在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應用(例如,圖書館、學術支援服務、學生社群、職涯等)
13. 行動語言學習(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與無縫語言學習(seamless language learning)
14. TELL的擴大實施與相關政策議題
三、論文提交須知
本研討會只接受論文全文(不論是長、短論文或壁報論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會議採用「雙盲」審稿制度,即在論文作者和論文評審者姓名互不公開的情況下對論文進行匿名評審。因此,在論文評審階段,論文作者提交論文時需將作者資訊從文中刪除(包括題目、正文部分、及參考文獻)。在論文被錄取後,最終論文定稿提交時則需展示相關作者資訊。
作者須以英文或中文撰寫論文 (長篇八頁﹔短篇四頁﹔海報兩頁)。中文論文須提供中英文標題、摘要和關鍵字。請利用大會論文格式範例 [中文] [English] 準備論文。
四、重要日期
請參閱大會網站上的“重要日期”
進一步詢問,請洽E-mail:gccce2018tell@gmail.com
五、子會議議程委員會
執行主席:
謝浩然 香港教育大學
副主席:
鄒 迪 香港教育大學
郝天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陳 威 中國農業科學院
議程委員:
胡月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張相華 美國密西根州奧克蘭大學
曹馨宇 國家標準化研究院
陳冠良 荷蘭台夫特理工大學
陳秋榮 臺灣嘉義大學
陳東東 美國西東大學
陳姿菁 臺灣開南大學
鄭英雪 屏東科技大學
鐘鎮城 高雄師範大學
官英華 臺灣師範大學
葛詩利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穀培培 鄭州輕工業學院
謝佳玲 臺灣師範大學
靳 婷 海南大學
籃玉如 臺灣師範大學
林浩昌 香港教育大學
樂 娟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李 麗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李瑞林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牛 科 北京資訊科技大學
林至誠 臺灣師範大學
林許淑謙 臺灣義守大學
劉雪蕊 臺灣開南大學
劉梅華 清華大學(北京)
劉 敏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劉沛琳 臺灣嘉義大學
羅家駿 臺灣中華大學
陸小飛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藺 蓀 香港城市大學
錢多秀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瞿瑛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施重陽 北京理工大學
僧珊珊 中國農業科學院
沈淑華 新加坡教育部
舒兆民 臺灣台東大學
陳志銳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
崔夢萍 臺北教育大學
王 晗 北京林業大學
王海濤 國家標準化研究院
王富利 香港明愛專上學院
王 浩 香港浸會大學
黃德霖 加拿大道格拉斯學院
吳貞慧 新竹教育大學
謝天蔚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
謝能付 中國農業科學院
楊 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楊接期 臺灣中央大學
嚴愛群 臺灣東華大學
禹良治 臺灣元智大學
袁 武 北京理工大學
張立明 澳門大學
張春霞 北京理工大學
張正生 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
趙向宇 北京農業資訊技術研究中心
莊家煜 中國農業科學院
莊雲暉 香港城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