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会议6:科技增强语言学习

       一、目的

        本子会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但不局限于)全球华人参与者可分享科技增强语言学习(Technology 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 TELL)知识的交流平台。因为教学理论和严谨设计的整合,TELL提供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历程中探索语言的有利条件,例如独立且针对性的语言技能练习、实时纠错回馈、可携性、社会互动、情境感知、连接性、独立性和实时性。随着各种探索及应用等相关研究的进行,学者可以投注更多的心力,进一步了解语言学习理论与最新科技发展的整合。本子会议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让全球学者分享知识、教学和研究经验,以及各种TELL的相关议题,以了解新时代的趋势和策略,并探讨未来研究合作的方向。

       二、论文投稿主题包含,但不局限于

       1. 科技增强语言学习(TELL)的理论基础
       2. TELL中的软件和硬件科技
       3. TELL中的大数据
       4. 语言学习策略与TELL中的学习风格探究
       5. TELL数字内容的发展
       6. TELL的测验与评量
       7. TELL中的混合式学习和混成式课程
       8. TELL的教学设计和应用 (如翻转教学; 磨课师/慕课等)
       9. 社会文化角度与其在TELL教育上的应用
       10. 教师在应用TELL方面的专业成长
       11. TELL在开放、远距、和弹性的学习语境
       12. TELL在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的应用(例如,图书馆、学术支持服务、学生社群、职涯等)
       13. 行动语言学习(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与无缝语言学习(seamless language learning)
       14. TELL的扩大实施与相关政策议题

       三、论文提交须知

       本研讨会只接受论文全文(不论是长、短论文或墙报论文)提交,不接受摘要提交。本会议采用「双盲」审稿制度,即在论文作者和论文评审者姓名互不公开的情况下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因此,在论文评审阶段,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需将作者信息从文中删除(包括题目、正文部分、及参考文献)。在论文被录取后,最终论文定稿提交时则需展示相关作者信息。
       作者须以英文或中文撰写论文 (长篇八页﹔短篇四页﹔海报两页)。中文论文须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请利用大会论文格式范例 [中文] [English] 准备论文。

 

       四、重要日期

       请参阅大会网站上的“重要日期”
       进一步询问,请洽E-mail:gccce2018tell@gmail.com


       五、子会议议程委员会

执行主席:

谢浩然       香港教育大学

副主席:

邹    迪       香港教育大学
郝天永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    威       中国农业科学院

议程委员:

胡月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张相华       美国密执安州奥克兰大学
曹馨宇       国家标准化研究院
陈冠良       荷兰台夫特理工大学
陈秋荣       台湾嘉义大学
陈东东       美国西东大学
陈姿菁       台湾开南大学
郑英雪       屏东科技大学
钟镇城       高雄师范大学
官英华       台湾师范大学
葛诗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谷培培       郑州轻工业学院
谢佳玲       台湾师范大学
靳    婷       海南大学
篮玉如       台湾师范大学
林浩昌       香港教育大学
乐    娟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李    丽       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
李瑞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牛    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林至诚       台湾师范大学
林许淑谦       台湾义守大学
刘雪蕊       台湾开南大学
刘梅华       清华大学(北京)
刘    敏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刘沛琳       台湾嘉义大学
罗家骏       台湾中华大学
陆小飞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蔺    荪       香港城市大学
钱多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瞿瑛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施重阳       北京理工大学
僧珊珊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沈淑华       新加坡教育部
舒兆民       台湾台东大学
陈志锐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
崔梦萍       台北教育大学
王    晗       北京林业大学
王海涛       国家标准化研究院
王富利       香港明爱专上学院
王    浩       香港浸会大学
黄德霖       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
吴贞慧       新竹教育大学
谢天蔚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
谢能付       中国农业科学院
杨    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杨接期       台湾中央大学
严爱群       台湾东华大学
禹良治       台湾元智大学
袁    武       北京理工大学
张立明       澳门大学
张春霞       北京理工大学
张正生       美国圣地牙哥州立大学
赵向宇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庄家煜       中国农业科学院
庄云晖       香港城市大学